羅馬,一座充滿歷史意義與藝術氛圍的古城,
一座隨便逛就有幾千年歷史古蹟可巡禮的城市,有種彷彿走到天荒地老也欣賞不完的震撼!
聖天使堡
羅馬是景點多、又很有看頭的一座城市,
在參訪完聖彼得大教堂後,由協和大道往前,沿著台伯河走,
可以抵達華麗的羅馬教皇宮殿_聖天使城堡,
這裡原先是作為阻止西哥德人和東哥德人入侵的防禦型城堡,
之後作為監獄使用,後來又改建成華麗的羅馬教皇宮殿,
而現在的聖天使城堡,則是一座博物館,
館內收藏羅馬教皇的住宅傢俱,以及古代珍貴的武器等。
噓,據說聖天使堡底下,有條秘密通道可以通往_梵蒂岡!
本文目錄: |
城堡前由貝尼尼設計的「聖天使橋」橫跨台伯河兩岸,
橋墩兩側有12座姿態不同、但栩栩如生的天使雕像,
其中10位天使,手中各拿著一樣耶穌受刑時的刑具,很難得一見又充滿藝術的一座橋。
這裡能讓你沈浸在古羅馬時期的氛圍裡,
但橋上的攤販文化,也能立馬將你拉回到現實裡。 哈~
(聖天使堡)旅遊資訊:
電 話: +39 6 681 9111
地 址: Lungotevere Castello, 50, 00193 Roma RM, Italy
開放時間: 9:00-19:30
官方網站: http://www.castelsantangelo.com/
交 通:
(1)、搭乘公車(羅馬-聖天使堡) 。
*羅馬的公車網查詢http://www.atac.roma.it/。
*搭乘#64、#40號公車前往。(經許願池、萬神殿、納沃納那廣場、聖天使堡等)
(2)、搭地鐵(由羅馬termini車站-梵蒂岡)。
*由於聖天使堡離梵蒂岡博物館不遠,可以在參訪完博物館後順遊。
(順遊路線:梵蒂岡博物館→聖天使堡→納沃納那廣場→萬神殿→許願池)
*地鐵地圖提供於文後。
納沃納廣場 (Piazza Navona)
原是古羅馬帝王圖密善的大型競技場,橢圓輪廓的遺址上還依稀可見昔日跑道,
但現在則成為羅馬集結咖啡館與街頭藝人表演,讓人感覺很放鬆的一個露天市集,
這裡的建築被公認是羅馬最傑出的巴洛克建築之一,
這裡更因為廣場中的海神、四河、摩爾三座藝術噴泉而聞名於世。
海神噴泉 (Fontana del Nettuno)
走進廣場映入眼簾的這座海神噴泉,是1574年所建置,
哇,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噴泉中央,海神與章魚格鬥的雕像,則於1878年增建,
這神來一筆增建的雕像,讓噴泉有畫龍點睛的亮點。
拉近一個角落看,不論是雕像的肢體動作、臉上表情,甚至頭髮、鬍鬚的捲度,
都能條理分明、自然細膩,
這樣不馬虎的雕刻功力,即使年代久遠依然令人欽佩。
義大利隨處都是藝術,
不少藝術家出沒在景點中,展示或販售著自己的畫作成品,
在這樣充滿文青的藝術殿堂裡,感覺一點也不違和。
廣場周邊咖啡館林立,生意超好坐無虛席,
遊客們聊天、喝咖啡、品嚐甜點、晒暖陽好悠閒愜意。
欣賞街頭藝人唯美的旋律演奏,
這悅耳的音樂饗宴,確實挺令人陶醉又放鬆,
納沃納廣場在街頭藝人、音樂家、各類表演的增色下,
這座華麗又典雅的廣場讓人感覺充滿活力,
而這群表演者應該真的是為了興趣而表演,
因為這樣壯觀的團員一起演奏,所得的打賞根本不夠分啊。
四河噴泉(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又名幸福噴泉)
這座噴泉位於納沃納廣場正中央,比起前後的海神及摩爾噴泉要壯觀許多,
噴泉的底部有象徵四大河神的雕刻,
分別代表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恆河、歐洲的多瑙河、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
圖密善方尖碑 (Obelisk of Domitian)
這座高16.53公尺、含底座達30公尺以上,由四座大河神雕像撐起,
由馬克西穆斯競技團Massenzio Circus搬過來的圖密善方尖碑,
話說與聖彼得廣場的埃及方尖碑神似,方尖碑的立面刻有象形文字,
最頂端還有一隻啣著橄欖樹枝的和平鴿,有象徵世界和平的意函。
#圖密善是弗拉維王朝也就是羅馬帝國末期的最後一位羅馬皇帝。
這位手拄船槳斜身側坐望向遠方的雕像,是代表亞洲的恆河河神。
而右側被著頭巾遮著臉的雕像,是代表非洲的尼羅河神。
左側伸出手掌、坐在堆疊銀幣上,是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神,
右側單手捧著天主教教宗牧徽的是歐洲的多瑙河神,
方尖碑下方代表四大洲的河神雕刻,都擁有粗壯的筋骨及豐滿的肌肉,
表情各異的他們彷彿在傳達些什麼,這麼有創意的雕刻,很能讓人看圖說故事欵。
聖阿妮斯教堂(Sant`Agnese in Agone)
這座充滿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就位在廣場旁,據稱是紀念一位在此地犧牲性命的年輕殉道者,
這座教堂以畫滿華麗壁畫穹頂,以及聖女阿妮絲的聖物箱而知名。
(聖物箱指的是鑲嵌著珠寶的盒子, 裡面裝的可是阿妮絲的骨骸)
這座教堂是為了紀念發生神跡現象的阿妮絲,
"話說當年13歲的阿妮絲,因為不願嫁給異族,而被迫祼身背棄宗教信仰,
她因而在這裡殉教,並葬在這裡的地下墓窖,
阿妮絲殉教當下,頭髮奇蹟似的成長,長到可以遮蔽她的身體讓她免於羞怯",
教堂地下墓室的大理石浮雕,描繪了當時她頭髮變長的畫面。
這故事聽了讓人感到哀淒~
摩爾人噴泉 (Fontana del moro)
轉換一下心情,來看看廣場上的第三座噴泉,
話說這座噴泉,原來也只有四個人身魚尾的海之信使(Triton)雕像,
吹著海螺分別跪立在水池四周,名設計師貝尼尼後來在噴泉池中央,
加置一位肌肉健壯站在海螺殼中,與海豚奮戰的雕像,
由於雕像人物長得很像摩爾人(也就是非洲人),因此噴泉命名為摩爾噴泉。
哈,很難把白色雕像跟非洲人聯想在一起啦~
拉近看,希臘神話中的海之信使(Triton),
就是這樣上半身是人型,但下半身是一條魚尾,也就是一個人魚概念的使者,
傳說海之信使就是以海螺作為號角揚起海浪,
而現實生活中,海螺已經變成噴泉的出水口了,
看起來義大利人挺喜歡把神話故事的要角,融入現實藝術中,
無時無刻、無時無地的欣賞。
這處咖啡館林立,充滿巴洛克風情的藝術廣場,
有教堂、有噴泉、有街頭藝人表演,
是羅馬城市觀光、欣賞西方建築時,挺適合休閒小憩的方位。
(納沃納廣場)旅遊資訊:
*、廣場位於萬神殿以西約300公尺,步行5分鐘。
威尼斯廣場前向西,沿埃曼紐爾二世大道步行約15分鐘,在馬西摩宮右轉
#70、#87、#186公車、#116電車有經過納沃納廣場。
萬神殿 (Pantheon)
當初是為了獻給古羅馬眾神而建造的一座殿堂,
是羅馬的一座宗教建築,也是羅馬帝國最傳奇的寺廟之一,
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這裡是國王、貴族、名人的墳墓,
現在則是一座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的教堂!
萬神殿完美的古典幾何比例,曾被米開朗基羅譽為"天使的設計",
因此,這裡不但是各國遊客競相參訪的標的,也是建築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已經有2000年歷史的萬神殿,
主體結構呈圓形設計,整幢建築由混凝土澆灌而成,
前方柱廊整齊排列的"哥林多柱式花崗石圓柱",壯觀又吸睛,
據說這裡是古羅馬時期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最偉大的遺址之一,
即使是現在,在瞧見的瞬間,依然能被它磅礡的氣勢給折服。
萬神殿前的柱廊寬34m、深15.5m,
圓柱高度12.5m,底部基座直徑有1.43m,二排共16根,
每根圓柱都大手筆的用整支花崗石柱雕琢而成,
羅馬帝國時期在歷史上所展現的野心與國力,由這些建築遺址真的很能感受。
萬神殿入口廊柱上方三角門楣上的刻字: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
意思是「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古力巴建造此廟」,
這很有要後代或來參訪的遊客,記住他全名的概念。哈~
教堂前廣場上的街頭藝人,很投入地彈奏中,
也讓現場氣氛很放鬆,
相信古羅馬時期的人們一定很難想像,這些莊嚴的建築物前,如今也有這樣悠閒的一面。
這裡也是旅程中,一處可以很輕鬆的走走、看看、休憩的景點,
你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就這樣輕鬆自在的坐在階梯上休息,
萬神殿本來是免費參觀的一座教堂,
但由於義大利古蹟多,修建費用龐大、財政吃緊,因此也開放收費了,
不管收不收費,廣場上的人潮依然絡繹不絕,
這位頭戴武士頭盔、手持義大利國旗的弟弟也太可愛,忍不住補捉了幾張。
羅通多廣場上的噴泉
噴泉上立著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方尖碑,
感覺這些大老很愛題字,就是要讓自己的名號萬古留芳是吧!
雖然不認識你,但是這座噴泉確實很有味道、挺具特色。
這裡的噴泉風格走的是單純巧思,
噴泉出水口不是由人物雕像的嘴裡噴出,就是由海豚雕像的嘴裡吐出,
而且義大利的海豚,還長得特別不一樣,嘴唇又厚又翹的。哈
接著,來到柱廊下方,感覺人都變渺小了,
高度12.5m的圓柱,每支墩座及頂端都有華麗的雕刻造型,
柱廊內天花板也做了挑高設計,由下往上瞧給人精緻華麗的感受。
走進萬神殿,教堂內部一片寛敞,圓形主體內無樑柱,視野無死角,
原來樑柱全部被規劃集中在周邊,真是用心又犀利的設計,
據說萬神殿內部的地板,也是自羅馬時期就長這樣沒有變動過,
在同一個空間、不同的時空裡,和古人踩踏著相同的地板,感覺雖詭異但也挺感動的!
教堂頂部,所覆蓋的這個穹頂直徑達43.3m,
最頂端所開的圓孔直徑8.9m,功能是採光,這可是萬神殿唯一的採光點,
哇,真是有遠見又利害的設計,原來在那麼久遠以前,就有綠建築節能的概念。
真的不用點燈也很明亮!
穹頂上的圓孔採光效果非常好,
當光線從頂部照耀下來,光線的角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變化,
所以當光源直射地板時,應該就是正午了,連置身室內也能掌握好時間。
而穹頂上的五層凹格、且逐漸往頂端縮小變簿的設計,其實是為了減輕圓頂重量,
原來這裡的設計全部都在算計中,難怪穹頂下方敢大膽的沒有半根樑柱支撐,
真的讓人想不到,遠在2000多年前,萬神殿的建築學,就已經到達如此高深的境界!
相對於建築上方穹頂採光開口,地板下也有相對應的設計,
當下雨時,雨水會從採光孔洞滲入教堂內,直接落在這個黃色區塊上,
黃色區塊內的圓形花崗石上有二個孔洞設計,雨水會從孔洞流入設計好的排水溝排掉,
因此教堂不會積水,這也是一處有遠見且思維縝密的設計。
萬神殿也是名人長眠的處所,大廳周邊每座雕像、以及牌坊下,都葬著一位名人,
有義大利第一位國王「艾曼紐二世」、文藝復興三傑的「拉菲爾」等貴族名人,
據說死後能葬在這裡,是無上的榮耀。
萬神殿的圓廳加柱廊的設計,在當今的建築史還蠻常見,
像市政廳、大學、圖書館等公共建築,也常被這樣設計、利用。
逛完了萬神殿,戶外廣場也佷熱鬧,街頭藝人的表演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
看來街頭藝人這個行業,在歐洲也是很熱門。
金杯咖啡 (Tazza d'oro)
就位在萬神殿的斜對面,據說這個品牌是全羅馬最好喝的咖啡,
由中南美洲進口咖啡生豆,以混豆與烘豆的獨門技術,製造出擁有獨特香氣的咖啡,
不但口味溫和、且餘韻持久,難怪有不少觀光客前來掃貨。
萬神殿周邊,雖然巷道狹小、但餐廳林立,
街道裡到處都是像這樣有戶外座位的特色餐廳,
"悠閒"真的就是歐洲的文化特色,在這裡很明確,讓人很能感受!
紅圈圈是今日走踏的景點
上圖為羅馬地鐵圖
~~~~~~~~~~~~~~~~~~~~~~~~~~~~~~~~~~
*旅遊日期:2018.05/16~05/27
◆ 萬神殿 旅遊資訊:
地址: Piazza della Rotonda,00186 Roma,義大利
電話: +39 06 6830 0230
PS、由於萬神殿街道狹窄,地鐵及公車都沒有到,在參觀鄰近景點時過來順遊即可。
維淇模式是由羅馬中央車站Termini地鐵→梵諦岡之後順遊過來。
~~~~~~~~~~~~~~~~~~~~~~~~~~~~~~
◆ 2018羅馬遊記 延伸閱讀:
【歐遊義大利】北義4城│羅馬、佛羅倫斯、威尼斯、米蘭│5分鐘遊完一個城市 看這裡↙
【歐洲-羅馬】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聖伯多祿大殿) ~看這裡↙
【歐洲-羅馬】聖天使堡、納沃納廣場、萬神殿 ~看這裡↙(本篇)
【歐洲-羅馬】羅馬競技場、古羅馬廣場、威尼斯廣場 ~看這裡↙
【歐洲-羅馬】Alice Pizza愛麗絲披薩、Old Bridge Gelateria 老橋冰淇淋 ~看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