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策馬特這座城市的遊客,通常是為目睹瑞士山王_馬特洪峰的英姿而來,
印象中自己並不認識瑞士這座所謂的山王,直到看到網友分享才會心一笑,
原來這座名峰一直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只是我們沒有察覺,
瑞士百年知名三角形巧克力TOBLERONE,在超商或賣場都有販售,或許還曾吃過,
原來黃色包裝上的山峰,就是瑞士山王_馬特洪鋒Matterhorn,
來到策馬特,可以由各個角度欣賞陡峭、高聳、不可一世的馬特洪峰,讓包裝上的山峰成為實境。
策馬特 (Zermatt,或譯采爾馬特)
是位在瑞士南部瓦萊州、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山腳下、海拔1608m的一座小城鎮,
這座小城不但是瑞士阿爾卑斯山群峰頗具知名度的入口,距離義大利邊境只有10公里,
策馬特的滑雪區擁有54條山間索道以及纜車,和超過360公里長的滑雪道,
是世上最大、最高的夏季滑雪區,有馬特洪峰冰川天堂美稱 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
這處世界著名的滑雪勝地、歐洲著名的冰川小鎮,也是瑞士著名冰河快車的終點站,
更是許多遊客來到瑞士自由行必訪的重點小鎮,因此也成為我們非來不可的口袋名單。
本文目錄 |
策馬特交通:
1、自駕:由瑞士各城鎮→策馬特
由於策馬特禁行所有燃氣機動車進入,因此車輛需停放在離策馬特相隔6公里的塔什Täsch,
然後再搭乘接駁車前往。
2、搭乘瑞士國鐵:由格林德瓦→策馬特,需轉車、約需3小時。
下載SBB Mobile手機APP查詢班次挺便利
(1) 格林德瓦Grindelwald→因特拉肯Interlaken Ost (換車)
(2) 因特拉肯Interlaken Ost→施皮茨Spiez (換車)
(3) 施皮茨Spiez→菲斯普Visp (換車)
(4) 菲斯普Visp→策馬特Zermatt (如停Täsch需再換一次)
3、遇到鐵道維修、天災等狀況有處理機制。
我們就遇到火車不開,被安排到策馬特外圍,以大型巴士接駁到下一站的狀況,
雖然因此延誤了行程,但為了安全也只能彼此體諒。
策馬特火車周邊景緻
策馬特 是一座空氣純凈清新、環境優雅自然的環保城鎮,
小鎮裡禁行所有燃氣機動車,因此只能步行或靠電瓶車或馬車代步,
不過小鎮的交通挺便利,除了有四通八達的山區齒輪火車和各式纜車,
火車站前更有不少電瓶計程車可以選擇。
抵達策馬特放眼望去,車站周邊盡是倚山構築的木屋旅店,窗台還妝點著繽紛盆栽,
才進城就被這座頗具姿色的小城鎮給吸引!
位在馬特洪峰山腳下的策馬特,是欣賞讓周圍群山心悅臣服的山王,最佳的方位,
為了目睹馬特洪峰,我們在策馬特停留了幾天,每天看著托著行李川流不息在熱鬧主街道上的遊客,
一群換過一群、一批換過一批,彷佛才剛入城的我們,怎麼轉眼也成為即將離去那群中的一份子。
旅遊因為行程充實而感覺時間飛快,快來逛逛這座讓人感覺挺具特色的城市吧!
班霍夫大道(主街道)
班霍夫大道 BahnhofSstrasse
策馬特的當地居民約有5仟人,但遊客人數卻有2、3萬人,因此這個小鎮可說是旅館林立,
由於汽車無法靠太近,遊覽車必需停比較遠,因此遊客與策馬特的連結多數以火車站為起點,
這座不大的小鎮,車站前就很熱鬧,除了有大型廣場、商店街、還有COOP超商,生活機能挺便利,
班霍夫大道BahnhofSstrasse是最熱鬧的主街道,兩旁十六世紀的木屋搭配著石板路,
置身其中讓人有彷佛走入歐洲中世紀時空的錯覺,滿滿的懷舊視野與氛圍,讓人感覺挺珍貴!
街道旁有各式飯店、餐廳、紀念品店、和名牌服飾店熱鬧非凡,
在一片的懷舊氛圍中,瑞士知名品牌服飾、名錶也沒缺席,21世紀的現代商品在這裡也毫不違和。
轉入巷弄裡,擁有室外座位的餐廳,直接將鮮豔繽紛的盆栽點綴在餐桌旁,真是醒目吸睛,
放眼望去猶如坐在花叢中享用餐點般,自然悠閒的氛圍很受遊客青睞。
來到策馬特無論住在那家飯店或旅宿,幾乎都以班霍夫大道為主要出入要道,
因此除了已入住的遊客外,一到火車到站時刻前後,又會多出拖著行李出入的旅客,
主街道上人潮川流不息的景象真的好熱鬧。
策馬特的主街道或巷弄裡,除了餐廳還真的沒有攤販在賣小吃,只看到唯一一家賣德式香腸的店,
是位在建築的1F裡,這路旁的招牌也太大氣了!
愛德華.溫培爾(Edward Whymper,1840-1911)
主街道兩側及巷弄內擁有不少飯店、旅宿,除了很有傳統氛圍的木造建築外,具現代感的旅宿也有,
這家飯店外牆鑲崁著一幅銅製人像挺醒目別緻,經過的遊客總會多看兩眼,
原來這號人物名為愛德華.溫培爾,他不但是一名英國作家、也是一位登山探險家,
1865年因首次攀登馬特洪峰成功而知名,但他的登山團隊四名成員,在過程中因繩索斷裂不幸喪命。
溫培爾原是一名畫家,從英國到阿爾卑斯山尋找靈感,卻愛上了登山探險,
甚至渴望征服傳說有妖魔衛護的馬特洪峰,在他例次攀登中也曾遭遇風暴、落石、雪崩、冰壁的阻礙,
但不氣餒的他終於在經歷過8次失敗後,於1865年7月14成功登上馬特洪峰。
策馬特成群的木構建築,有不少是旅店、紀念品店,
窗台點綴各式繽紛花卉,活潑的氛圍讓小鎮吸睛又搶眼,也成為策馬特小鎮的一大特色。
主街道像這樣的木構建築不少,居然可以構築到四層樓高,昔日的建築也太讓人佩服了。
策馬特霍夫大酒店 Grand Hotel Zermatterhof
這間前面擁有私人廣場的飯店,是策馬特的五星級飯店_霍夫大酒店,
五星就是服務周到,除了有接送服務,也有躺在牀上或站在露台就能眺望馬特洪峰的好方位。
瑞士信貨有限公司 CREDIT SUISSE
教堂旁有著藍色玻璃帷幕屋頂的精緻小屋,一間是博物館,而這間圓型的玻璃屋則是信貸銀行,
話說這裡有自動取款機可以存取瑞士法郎/歐元,但在策馬特刷卡挺便利,因此遊客大多過而不入。
馬特洪峰博物館 (持Swiss Travel Pass免費)
這座博物館位在策馬特教堂旁,主要展示馬特洪峰的攀登歷史,
館內記錄著第一組成功征服馬特洪峰團隊的故事,可惜下山時有4名登山客無法全身而退,
因為身上繩索斷裂最終罹難,博物館至今依然保存著當年斷裂的繩索,
馬特洪峰這座形狀獨具的山峰因此聲名大噪,成爲瑞士指標性名峰。
自愛德華·溫培爾Edward Whimper首次征服馬特洪峰以來,
百年來還有不少登山客跟隨他的腳步、堅持不懈地挑戰這座山峰,留下不少歷史。
博物館還以逼真的臘像以及仿當時的地理環境,還原、展示策馬特居民19世紀的生活方式,
也有小型電影院播放著馬特洪峰的紀錄片,停留策馬特期間可以小逛一下。
天主教堂 (Parish church of ST.Mauritius)
天主教堂 (Parish church of ST.Mauritius )
就位在班霍夫大街盡頭,教堂有著醒目的綠色尖頂,是策馬特一處具指標性的建築,
也是策馬特小鎮最高的建築,更是當地居民心靈的信仰中心,教堂內天花板的大型壁畫是亮點。
教堂前與市政廳相連的廣場,斜立著阿爾卑斯長號,由市政廳旁階梯眺望也有馬特洪峰的視野,
在阿爾卑斯群山中,馬特洪峰雖然不是最高的一座,但這座三角錐狀的山峰,
外觀陡峭、險峻、攀爬起來很有難度,再加上高海拔雲層、風雪的加持,
讓攀爬難度加劇,成為阿爾卑斯群山中最後被征服的一座,也被喻為是登山者的地獄,
那些攀登失敗的罹難者,最後長眠在教堂旁的墓園,與山王的緣份就只能這樣咫尺相望了。
策馬特市政廳
由熱鬧的霍夫大道走到底,位在天主教堂前廣場旁,
這座融合石材與木質建築外觀、有著阿爾卑斯傳統建築元素,也具現代設計品味的大樓,
就是策馬特的行政中心_市政廳,市政廳主要負責小鎮的發展、公共服務、文化活動、環境保護等
地方政府的日常運作與管理,遊客通常會在階梯上的平台停留,因為這裡也是目睹馬特洪峰的好方位。
階梯上裝飾著具當地特色的大型阿爾卑斯山長號,更是吸引遊客經過時停留的吸引力。
馬特洪峰黃金日出_日照金山
馬特洪峰給我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三角錐頂端無時無刻都圍繞著白雲,
想看到完整無缺的山王廬山真面目,還必須搭配萬里無雲的好天候,說來運氣也挺重要,
在策馬特停留了四個白天,無時無刻不繞著山王轉,但頭兩天雖然是好天氣卻見不到山王完整的樣態,
只能在雲朵與雲朵間的間隙驚鴻一瞥,讓人頓時備感敬畏。
來到策馬特如果白天看不到完整的馬特洪峰,那更要早起追尋馬特洪峰的日出,
查好第二天日出的正確時刻,如果旅宿的陽台或屋頂就能補捉那會幸福不少。
]
Pfarrkirche St.Mauritius教堂旁天橋是最佳拍攝點
日出橋就位在教堂旁、馬特菲斯河岸邊,距離周邊旅宿不遠,是觀賞馬特洪峰晨曦之美的首選,
更是策馬特拍攝馬特洪峰日出最佳的拍攝地點,清晨接近日出時分就有遊客開始聚集守候,
順著空曠的河道往前眺望,沒有屋頂和樹枝的阻礙,山王馬特洪峰的身影也更加明朗清晰。
策馬特夏季的清晨5:00還真是冷,羽絨衣毛帽手套上身也絶對不容錯過→被金色日光被覆的馬特洪峰,
日照金山的大自然景象不但珍貴、難得一見、看完更讓人嘆為觀止,等待絶對值得。
馬特洪峰黃金日出 (日照金山)
馬特洪峰可以說是阿爾卑斯山的象徵,金字塔切面的山形雄偉壯麗,完美的坐落在策馬特小鎮,
位在馬特洪峰山腳下的策馬特,正是補捉、觀賞金色山王的好方位,
來到策馬特一定要掌握好次日日出的正確時刻,提早起牀等候,
隨著晨曦日光升起,馬特洪峰由錐形峰頂隨著日照漸漸往下呈現金黃色的景象,就是知名的日照金山,
日照金山是來到策馬特的遊客,最鐘情追逐的大自然美景,親眼目睹變化過程的瞬間還挺叫人感動,
讓人不得不讚嘆宇宙萬物的奧妙與神奇。
來瞧瞧我們摸黑追尋日照金山的一小段過程吧!
日照金山只發生在陽光躍上天際前的一小段過程,待天色亮起陽光普照大地,
蘑菇屋聚落
蘑菇屋聚落
來到策馬特,除了有熱鬧的主街道可以逛、巷弄美食可以品味、神奇的日照金山可以追隨,
位在策馬特的舊城區裡還有頗具特色的蘑菇屋聚落,也可以前來小逛,
磨菇屋聚落是興建於17世紀左右的兩層樓木造房舍,面積不大約有50棟,
昔日的磨菇屋房舍底層主要用來圈養家禽或堆放木材、雜物,二樓則作為居民的住所以及存放糧食,
為了防止老鼠沿著柱子爬上二樓偷吃糧食,居民在兩層樓的中間、2F版下的四個角落,
分別以石柱+一片大石板拱起架高,這樣老鼠就上不了樓了,
由於架高的石柱+大石板,遠看挺像一朵朵的大蘑菇,因此這裡也被稱為蘑菇聚落。
登山嚮導雕像水池
這處有著人物浮雕的石版水池就位在蘑菇屋聚落一隅,話說是為了紀念知名嚮導Ulrich Inderbinen,
這位嚮導是一位十足的傳奇人物,享年103歲的他,特別熱衷攀登馬特洪峰,
他在世時曾成功登上馬特洪峰達970次,最後一次攀登時已經高齡90歲,也太令人佩服了!
資深登山嚮導Ulrich Inderbinen,專門帶登山客登馬特洪峰,
因此被外國觀光客稱為阿爾卑斯山之王,雖然90歲是他最後一次當嚮導,但他直到95歲才退休,
能站在全世界最美麗的高峰俯瞰腳下風光肯定不凡,難怪再多次也不厭煩,果真是愛山狂人一枚。
策馬特周邊旅遊路線
瑞士為前來策馬特的遊客規劃了以策馬特為起點的三條旅遊路線:
1、(左側) 往洛特洪峰Rothorn,五湖健行路線。
2、(中間) 最熱門的格內拉特Gornergrat登山火車路線。
3、(右側) 馬特洪峰冰川天堂纜車線。
來到策馬特有喜歡的路線也可以安排走走! 就留待其他篇說明嚕~
瑞士策馬特旅遊影片Travel Vlog
最後提供策馬特小鎮巡禮旅遊影片連結Travel Vlog。感謝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