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金門就是要參觀 金門最具特色 滿滿戰地風情的坑道啊~
利用爆破工法 硬是跟山坡搶地 所鑿出來的軍事運補作業空間 光想像就覺得難能可貴!
什麼? 敲定的旅遊期間 剛好遇上維修封閉!
怎麼可以這樣~~~~~~
雖然金門本島最著名的"翟山坑道"維修中 去不了~
導遊還是費心安排了小金門最著名的"九宮坑道"來撫慰一下人心!
九宮坑道
位於小金門烈嶼東南方 羅厝與九宮碼頭之間的海岸岬角
金門戰地政務時期"羅厝"稱為"四維"
因此這條九宮與四維相通的雙丁型水道 不但叫"九宮坑道"也被稱為"四維坑道"!
這處小艇坑道 是國軍在執行金門與小金門間運補作業時
為了避免運補船隻 在裝卸貨物的過程中 遭受共軍炮火
而在堅硬花崗岩 以爆破搭配人力方式開鑿 讓船隻可以運行的坑道!
九宮坑道總長約790公尺、最寬處15公尺、高度11.5公尺 可以容納52艘小艇停泊
還包含5座副坑道連接運補碼頭以及4處出海口 規模約是金門本島翟山坑道的二倍!
感覺挺氣派壯觀的fu 來去給它瞧瞧!
金門本島(水頭碼頭)→小金門(九宮碼頭)
大金門與小金門之間的往返 由於跨海大橋尚未完工 因此以海上運輸"渡輪"為主
於水頭碼頭搭乘仙洲號前往小金門烈嶼 船程約15分鐘 出發!
#金門舊名浯洲又有仙洲之稱 這艘仙洲號沿用金門舊稱
遙望漸行漸遠的金門本島
水頭碼頭附近的台電金門塔山發電廠 那三支彩繪煙囪看起來還挺新穎
話說2019年 塔山電廠才剛辦理過煙囪彩繪設計競圖
最終票選勝出的金門風獅爺、水獺、金門戴勝鳥圖案 已經分別彩繪在煙囪上了!
小金門(烈嶼)接近中
今天風浪不小 在渡輪上還可以遙望小金門這一端的金門大橋 感覺挺有進度!
金門大橋西起小金門烈嶼鄉后頭湖埔路 東到大金門金寧鄉湖下慈湖路
全線長約5.4公里 跨海的橋樑段約4.77公里
要將大型樁帽沉潛在水面下 鋼箱組立及沉放過程 需嚴密監控海象以及水壓變化
感覺這項工程既艱難又具技術性! 真的要加油嘿!
小金門(烈嶼)
位在金門島與廈門之間 和對岸最近的距離不到7公里
在戰火頻繁的昔日 這裡曾經歷「大、二膽」、「九三」、「八二三」戰役
隨著時代變遷 小金門駐軍僅剩屈指可數
但是島上的角落裡 遺留著戰備時期的特殊景緻 頗值得參訪!
由九宮碼頭走出來 出口"烈嶼愛我"的彩繪裝置 可愛逗趣又吸睛
九宮碼頭旁 小金門的吉祥物→風雞 以及傳統閩南式建築涼亭
鎮風煞的風雞碑 地標
九宮碼頭地標塑建誌 明戴
九宮碼頭乃烈嶼鄉出入之門戶 為廣納眾議 秉持地區優良傳統
以傳統閩式建築 頂矗風雞為圖騰構想 塑造烈嶼地區獨特之人文地標景觀
因此這隻高高站立在塔頂的風雞 是小金門特有的民間信仰
就如同大金門的風獅爺一樣 具有鎮風煞、驅邪避災、護宅、保平安的意涵
風雞可是烈嶼鄉特有的守護神喔~
西湖古廟
繼續向右前行 港邊的西湖古廟 話說已經270年歷史 現址是民國76年重新整建
相傳乾隆年間杭州西湖漁民出海捕漁 遇到暴風 船漂到后頭海灣 但媽祖神像毫無損傷
在漁船修復準備返鄉前舉行繞境巡視 行至羅厝漁港時 媽祖顯靈不願離去
於是鄉民建廟將媽祖供奉在這裡 取名"西湖古廟"
古廟旁的這尊媽祖雕像不但是羅厝的地標 也是漁民的守護神 指引並庇佑著航行船隻!
羅厝漁港
是小金門唯一的漁港 也是漁民出海作業的門戶
這裡也是大小金門交通船和海巡隊巡邏艇的停泊港
這處樸實幽靜的漁港 於民國88年啓用 負2公尺的水深 可提供70多艘漁船停泊作業!
一路由九宮碼頭走到這裡 九宮坑道~接近中
九宮坑道管制哨的牆面 貼有九宮坑道服務時間 以及中央氣象局預報的潮汐表
這處彩繪著迷彩色澤的崗哨 應該是昔日設置 用來管制坑道出入口安全
坑道入口處的導覽圖
除了提供參觀路線地圖 還提醒遊客由於出海口並未阻隔
因此可以看見海水的漲退潮景觀
大潮時 海水甚至會淹到參觀步道上 因此參觀前潮汐也要掌握!
從小金門的九宮碼頭 步行就可以來到坑道口
準備進入這條別緻的小艇坑道 眼前的視野讓人感覺壯觀雄偉又驚險
坑道的左側是圍著鐵欄杆的步道 右側則是昔日軍艦和小艇運補用的水道
坑道口步道旁的士兵臘像
彷佛訴說著 當時開鑿花崗岩坑道時的景象 挺逼真的場景投射!
坑道裡的人行步道
走過入口處的明亮後 接著是黑嚕嚕的幽暗空間
還好花崗岩牆面這一盞盞投射的燈光 是昏暗中的依靠
欄杆外就是與海水相連的小艇坑道 因此欄杆外吊掛著備用救生圈 以備不時之需!
這座坑道是民國50年 因應戰爭需求而開鑿
當時是利用炸藥將花崗岩層炸開 再利用人力開鑿 運出碎石
當時耗費21萬人次 更耗損了部份人力 才成就這項神工鬼斧的坑道工程!
坑道上 這一道道凹凹凸凸的鑿痕 都是昔日阿兵哥們的血汗
步行在坑道中 真的很能體會當時的艱辛!
開鑿完成的坑道 結構是堅硬的花崗片麻岩 這項軍事傑作看起來挺堅固
但是由於坑道岩壁的岩石節理、裂隙等因素 偶爾也會有落石的潛在危險
因此遊客進入坑道參觀 應該配戴安全帽 以防止落石或撞到突出的岩壁
但是由這一側入口進入的我們 好像沒有提供安全帽!
還好~坑道有定期委託專業技師進行結構評估
每年也有二次定期雇工 進行可能的落石清除 來保障參訪遊客的安全!
設計縝密的九宮坑道 還可以看到這些交叉的支流
這些副坑道有些連接運補碼頭 有些連接出海口!
總長790公尺的九宮坑道 走著走著 已經可以看到前方明亮處的對側坑口
往步道一直前行可以連接出口 往右通過空橋可以抵達遊客中心!
來到接近出口前方的空橋
站在空橋上 回望來時路 整個坑道看起來好壯觀
左側可通往遊客中心 右側則是剛剛走過來的步道 遠方亮光處是入口
把鏡頭拉近 可以清楚看見剛剛走過的蜿蜒步道樣貌
站在空橋往外面看去 步道一直沿伸到出口
拉近看 這處出口連接大海 橋上是河濱步道!
接著通過空橋 往烈嶼遊客中心走
好神秘的坑道 讓人有股走在秘密通道的fu
走進這道門 就是烈嶼的遊客中心
這裡也是由遊客中心進入九宮坑道的另一處入口 有提供安全帽~
因此遊客中心和九宮坑道基本上相通!
烈嶼遊客中心提供的九宮坑道資訊
左側是地圖 可以看出來這座坑道是一座(正J與倒J交錯)的雙丁型水道
右側是注意事項 九宮坑道視潮汐影響 彈性開放!
烈嶼遊客中心內部
昔日為了躲避砲擊 相關運補、醫療設施都採地下化作業
這處原為軍方戰備用的九宮醫院 在撥交給國家公園後 被活化利用成為烈嶼遊客解說中心
置身這處涼爽的岩石洞穴中 在文青的圖片、燈光綴飾下 這裡也太讓人感到驚奇了!
岩壁上的解說圖片展示著
金門與大陸廈門相對位置、小金門賞景據點、道路動線等
讓遊客對小金門烈嶼 能有簡單扼要的了解
坑道展示廳
這一盞盞的燈箱 把小金門的美食、生態、風土民情展示給遊客
館內也展示金門地質的特色 花崗岩、花崗片麻岩、玄武岩、貓公石、生痕化石等
軍民利用當地的地質特色 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產業以及軍事設施等
烈嶼遊客中心入口
九宮坑道也稱四維坑道 由於兩邊入口互通 所以不管是從四維走過來 還是九宮走過去
最後都會相連接 因此這裡既是入口 也是出口!
由九宮醫院所改建的烈嶼活動中心 這一處花崗岩石穴 真的好壯麗!
九宮坑道有4處的出海口
面對烈嶼遊客中心左側 可以看見坑道的這處出海口
這是烈嶼遊客中心右側 坑道的另一個出海口 這裡也是遊客坑道出口!
前一張是由坑道內往外看 這一張是由坑道外往內看
接著沿烈嶼遊客中心旁的海濱步道 返回碼頭
這處昔日為了確保戰時軍事運補作業安全 所採取的地下化作戰設施
由堅硬花崗岩所開鑿出來的巨型坑道 以及猶如石穴般的戰地醫院(現為遊客中心)
不但是金門最具特色的景點 也是最值得參訪的戰地史蹟風光~
有來小金門不容錯過的點!
~~~~~~~~~~~~~~~~~~~~~~~~~
◆ 九宮坑道 旅遊資訊:
金門國家公園 烈嶼區管理站
地 址: 金門縣烈嶼鄉羅厝5之5號
電 話: 082-364411 /烈嶼警察小隊 082-364001 /金門醫院烈嶼院區082-363213
開放時間: 每日08:30~17:00 (全年無休,除夕除外)
~~~~~~~~~~~~~~~~~~~~~~~~~~~~~~
◆ 金門旅遊 延伸閱讀:
【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欣賞120年歷史的傳統閩南建築聚落 看這裡↙
【金門】馬山觀測所、導遊說再不乖馬上帶你們去關廁所 看這裡↙
【金門】金門最具代表的觀光地標"太武山"(台灣小百岳No.99看這裡)↙
【金門】小金門必遊-九宮坑道(四維坑道)的鬼斧神工 看這裡↙(本篇)
【金門】建功嶼~金門版摩西分海,來看潮汐的神奇魔力!看這裡!↙
【金門】戰地風情-金門國家公園-乳山堡壘、蔣經國先生紀念館 看這裡↙
~~~~~~~~~~~~~~~~~~~~~~~~~~~~~~
留言列表